啟迪專精特新丨浙江頭版!霍里思特:一鍵CT,AI選石成金打印
發布時間:2025-10-21來源:浙江日報
10月20日,《浙江日報》頭版報道了啟迪投資企業——霍里思特研發的國內首臺實現礦石“一分三”精準分選的智能制造裝備。該設備通過X射線檢測器識別礦石成分,結合AI算法進行判斷,并利用氣流分離技術,高效分離高、中、低品位礦石,顯著提升資源利用率與生產效率。以下為報道內容。
如何為礦石做“CT”?日前,位于遂昌縣的圣豪礦業有限公司內,一條智能分選生產線上,初碎后的螢石礦經過傳送帶上方的X射線檢測器時,瞬間完成識別,隨后被氣流精準分離,分別歸入高品位精礦、中品位礦石和低品位廢石3個礦倉。“X射線檢測器就像是‘眼睛’,照出不同礦石的成分及含量;AI識別算法是‘大腦’,依托大數據模型比對,精準識別出精礦和廢石;噴吹分離單元則是‘手’,通過控制高速氣流,對礦石進行高效分離。”這套智能分選設備由位于安吉縣的霍里思特科技(浙江)有限公司研發生產,董事長郭勁用形象的比喻向記者講解了設備的結構和原理。這是國內首臺螢石礦光電智能分選設備,也是行業首例礦石“一分三”應用,集提精、拋廢于一體,能有效提高精礦品位及利用率,被認定為2024年度浙江省制造業首臺(套)產品。
“智慧識礦”的精密科技背后,是一支清華大學創業團隊的持續攻關。包括郭勁在內,霍里思特公司的5名創始人師出同門,一起參與過多個國家級檢測項目。畢業后,5人共同成立公司,專門為安檢、工業無損探傷、食品及醫療等行業研發核心子部件——X射線探測器。憑借過硬的專業技術,他們逐漸在業內站穩腳跟。
后來為何跑起了礦山?郭勁說,契機源自一名煤炭研究院老師的求助。原來,當時中國的礦山普遍依賴人工手選礦石,不僅效率低下、浪費資源,還嚴重危害工人健康。
郭勁永遠記得第一次下礦的場景。那是一個100多年的老礦,艱苦的作業環境超出了這群年輕科學家的想像。“粉塵積了5厘米厚,我們戴了好幾層口罩,最后嘴里還是黑的。”郭勁注意到,傳送帶兩旁坐了100多名手選工人,他們戴著安全帽、口罩和耳塞,依靠肉眼挑出廢石,再手工搬下。工人們全身沾滿塵土,露出的皮膚熱得起了紅疹。
“礦業想要綠色轉型,高效、安全的分選方式是關鍵之一。”看到現實困境,也看好市場前景,郭勁團隊由此決定切換賽道,為礦山研發智能分選機。
霍里思特公司的X射線檢測器擁有高速、高精度的采集能力,將其應用于礦石檢測領域其實并非難事。真正的挑戰在于:如何精準識別并分離出不同成分、含量的礦石。
任務落到了團隊中負責AI算法的童曉蕾肩上。她用“無知者無畏”來調侃這次跨界:“不知道跑了多少座礦山,背回了多少袋沉甸甸的石頭。”
通過對大量礦石樣本的測試、建模后,童曉蕾和團隊很快研發出了新的AI識別系統。然而,當設備在礦山試運行時,新問題又接連出現:礦斗給礦不均,導致傳送帶堵塞;雨季時礦石混雜泥漿,對檢測設備造成污染;原礦成分復雜,信號識別明顯精度不足……童曉蕾意識到,現場數百噸的礦石處理量遠超實驗室的模擬規模,新設備必須重新調試優化。
“礦山大多位置偏遠,每次我們去現場服務,礦上的工作人員都堅持要到機場來接,感受到了他們對技術的渴望和尊重。”童曉蕾暗下決心,一定不能辜負期待。
于是,她和同事索性住到了礦上,向工人學習礦石開采的工藝流程,一起討論設備改進方向。他們每天從廢石中挑出“漏網”的精礦,反復上機測試、采集數據,不斷優化算法,精礦“漏網”概率越來越低。
2018年4月,經過無數次調試改進后,霍里思特公司自主研發的首臺智能分選機在閃星銻礦正式投用。新設備徹底結束了這座老礦山100多年的礦石人工手選歷史,并將作業拋廢率穩定在60%以上,廢石品位從0.35%降低到0.1%以下,為企業每年新增2000萬元經濟效益。郭勁和童曉蕾這才松了一口氣:“這條路,走對了!”
首臺設備的成功應用,讓霍里思特公司迅速打開礦業分選市場,企業開始在全國選址建設生產基地。
霍里思特,是英文honest的音譯,意為誠實的、坦率的。“我們以此為宗旨,也在浙江找到了共識。”郭勁回憶,在選址考察的過程中,安吉給出的支持政策尤為精準務實。
當時項目處于起步期,但又急需大面積廠房快速投產。“當地政府通過‘一事一議’機制,直接提供了4000平方米廠房,并免除全部租金,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。”
隨著訂單逐年增加,原來的廠房已不能滿足生產需求,安吉再次為企業協調提供了孝豐鎮一片2萬平方米土地。今年8月15日,新的生產基地正式投產,總建筑面積超6萬平方米,集研發設計、生產制造、測試驗證、應用服務于一體,年產能可超500臺(套)。
當前,霍里思特公司已相繼攻克井下分選、高原極端環境、多礦種分選等技術難題,推出了一系列智能分選新設備。其產品除了服務于國家能源集團、中煤集團、紫金礦業等國內大型礦業集團,還遠銷俄羅斯、哥倫比亞和巴西等18個國家和地區,獲得工信部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案例等榮譽。“希望能研發出更多適應不同礦山需求的新設備,用高科技真正推動礦業降本增效、綠色轉型。”郭勁說。
短評:加快傳統行業煥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傳統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,要把握市場需求,加強科技創新,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。
當前,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突破性發展,正在深刻改變傳統生產方式。霍里思特公司的技術讓“粗獷”的選礦行業更具效率,更為綠色,更加優雅。其實踐表明,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,加快研發應用智能制造新技術,加速轉變制造業模式,既是產業發展快步前進的主攻方向,也是企業競爭大有可為的廣闊空間。
期待越來越多的新技術、新設備落地應用,為傳統產業煥新升級注入澎湃動力。